字里行间的传承

字里行间的传承

字里行间的传承

时间:2006-06-26 17:28:00 来源:

市场 >字里行间的传承

  ◆翁斐 中原中学高三(九)班 带着几分敬仰,跨入书法展览的殿堂。 透过玻璃的一幅幅书法字帖,它们时而飘逸潇洒,时而刚柔相济,如一条条绸带,把中日这两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古国连接起来。文化交流在此时不需要过多的语言,而是在于字里行间的传承。 驻足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千年绝唱《丧乱帖》前时,我仿佛穿越了时间隧道。两晋之际,战火连绵,生灵涂炭。身在其中的他,对大动荡感到悲愤,“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的沉郁之情,千载之下犹令人心绪激荡。熟练地执笔,妥当地组织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承接关系,书写过程中表现他心绪激昂、一气呵成的绝妙笔法,无疑显示他绝高的书法意境。“心慕手追,此人而已。”他的那种“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境界,更是深深吸引着我,对他个性张扬、脱离官场的凛然之气而仰慕不尽。王羲之及中国百件古代书法作品,烘托出一部完整的、沉甸甸的中国书法史。 昔日唐时的政通人和,使中日交流日益繁荣。如今《丧乱帖》能回国展出,同样得益于良好的文化环境。这必将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跨越千年的文化震撼。 在中日两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不难发现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也对日本有着深远的影响。奈良时期的日本,由于王羲之书法的东传,日本举国上下对中国这门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模仿并开始研究书法的人越来越多,连最高统治者也不能例外。徘徊于日本书法展,不得不承认日本书法家精妙绝伦的书法,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字里行间的运笔工工整整,发挥得淋漓尽致,无处不体现着书圣的痕迹。日本人把我们中国的书法发扬光大,让书法艺术成为陶冶人们心灵的精神良药。方圆藏露、逆顺向背的韵味;轻重肥瘦、浓淡湿涩的情趣;抑扬顿挫、聚散疏密的笔调;断连承接、刚柔雄秀的气势,使书法艺术更趋变幻莫测,余味无穷。这些书法交流,大大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灿烂与繁荣,彰显出中日书法艺术相互交流、不断创新的精神,必将在中日交流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 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和人类进步的源泉,是文化繁荣的前提。千年文化在历经多少风雨之后变得更加坚韧、坚不可摧。冲洗后的文化内涵又被今人赋予崭新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几千年的人们,我们仍在新的文化旅程中探寻古人留下的足迹。随着中日书法交流势头蓬勃发展,促进中日友好交往,希望在于年轻人,通过青少年的书法交流,达到中日世世代代友好的美好宏愿,传承将始终进行着。 一脉相承的文化在人与人之间绽放博大精深的光芒。书法,一门悠久的艺术,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进入新的一页。愿这纽带紧紧连在中日两国碧蓝的晴空,文化的传承会有绚烂的彩虹凌驾于两国之上,永不消失。(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