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赠画
韩美林赠画
韩美林赠画
大凡来舍下做客的朋友,都会向韩美林的两幅画行注目礼。一幅在客厅里,一幅在书房里。客厅里的是国画《奔马》,书房里的是钢笔速写《裸女》。这两幅画,令懂行的朋友十分羡慕。他们说,上海人得有韩美林的画不多,速写更为稀少。
我非常珍爱这两幅画。在我心里,那是韩美林馈赠的无价之宝。尤其,萍水相遇,由笔墨织成的美好故事,清晰得宛如昨日。
15年前的3月,我和洪康兄赴京城采访全国“两会”。洪康跑人大,我跑政协。这天上午,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书画联谊会。我有采写任务,早早来到现场作准备。大约9时30分,政协委员中的书画家陆续走进礼堂。黄胄、黎雄才、启功、毕克官、华君武、韩美林……一个又一个,都是蜚声书画界的名家。虽第一次照面,可他们的大名我早有所闻,对他们的作品敬仰已久。作家管桦、张贤亮也来“凑热闹”。礼堂里欢声笑语,气氛活跃。
当韩美林走到一张画桌前时,不少记者轻呼“韩美林、韩美林”,纷纷围了上来。我一听韩美林,不由肃然起敬。我见过他的画,那刚烈的奔马、苍劲的雄鹰以及充溢灵性的小猫小狗小猴,堪称中国画界一绝。那年,他五十左右,个头不高,大大的眼睛亮得出神,瞳仁中闪出一股灵气的光采。他铺开一张足有2米长的宣纸,提起画笔,浓墨挥向纸面,洒脱、奔放、迅疾,围观者啧啧称道。不消半小时,画面上显现了一头笔墨意趣的大青骡。韩美林的大家气质让我惊叹不已。
时间不允许我观赏完所有书画家的即兴创作。10时30分,我回到记者站,速速写了一篇600字的特写,将目击韩美林作画的一幕写入报道内。11时,稿子传到报社,当天见报。我们的报纸,上海、北京两地同时付印,当天的报纸下午4时左右便送达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的手里。
不想,我的这篇报道,在全国政协书画界的委员中引起很大反响。不是写得好,而是快。上午活动,下午见报,快得让京城的书画家们感到高兴。翌日,漫画家丁聪见了我,说韩美林要找我,说我这个记者出手快,要送画给我。丁聪还说,韩美林可不是轻易送画的人啊!
隔天上午,我到京丰宾馆采访敦煌泰斗常书鸿时,丁聪陪着韩美林找来了。韩美林握着我的手,热情邀请我到他家里坐坐。大画家请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上门,如此豪爽好客,让我受宠若惊。
我去了。记得是在一个下午。韩美林的家在王府井附近的一条深巷里。这个家,其实是他的工作室。整整一个楼面,从门口到走廊,乃至客厅、画室、卧房……目光所及,摆满了、挂满了他所画的、雕的、刻的、烧的各种各样艺术品。我浸润在一个浩大如苍穹、深邃如海洋的艺术世界里。
韩美林乃山东汉子,极爽。爽得与我一见如故,无话不谈,透明得让人感动。他问我要什么画?我从来没有向书画家讨画的习惯,不是不喜欢,而是开不出口。我觉得不好意思,可韩美林一定要送。我就说画匹马吧。因为,我特别喜欢他画的马。他一口应允,当场泼墨,挥洒如风驰电掣。十来分钟,一匹奔马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我见“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我闻“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韩美林画毕,在右下方题名,盖上印章。随即,
打开电吹风,呼呼地将画面吹干,折叠好放进信封。他说:“我已经不画这些东西了。这恐怕是我画的最后一匹马了。”那天,他兴致特好,又信手画了一幅裸女的速写送我,并玩笑道:“可不要给你老婆看到呵。”当我读了韩美林的一些文字,才知他不但豪爽好客,还是一个风趣幽默的高手。后来,他又请我去他家深谈,谈他的人生旅程,谈他正在搞的大型雕塑,谈他的婚姻悲剧……敞开心扉,明净如水。难怪大画家黄永玉感慨道:美林在用心交朋友。
15年了,见画如见人,我一直惦记着韩美林。(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