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字诀玩古玉

十二字诀玩古玉

十二字诀玩古玉

时间:2006-06-19 16:48:00 来源:

市场 >十二字诀玩古玉

  笔者收藏古玉器有8年了,在这8年中交了不少学费,也收获了一些心得,我将它归纳为“远观其形、近观其质、细观其工”。   “远观其形”是指仔细观察古玉器的形态。古玉器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不仅具有老旧、古朴的包浆,而且又有鲜活神韵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在形态上相似真品,却缺少神韵。这和现代人的心浮气躁、缺乏耐心有一定关系。而要学会观神品韵,绝非一日之功,这和鉴赏者自身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的积累有很大关系。收藏爱好者要多看一些权威人士的玉器著作,因为这些人士往往出自文物部门或博物馆,他们看真东西多,理论水平高。当然,我们不能只看书,还要到各地的博物馆、省级文物商店去看看真品,也都能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最后我们还要多逛逛古玩市场,在那儿我们可以掌握现代仿品的变化情况,了解假的才能体会真品的可贵。   “近观其质”是针对古玉的玉质而言。当你找到具有“神韵”的玉器后,可将它握在手中掂掂分量进行近距离观察玉质。为什么要掂分量,因为大部分的古玉都是用和田玉做的(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用地方料较多),而和田玉的硬度为6至6.5,比一般玉石密度大,分量重,握在手中有下坠感。通过近距离观察,一些较透的和田玉有一片片雪花状结晶体。而市场上大部分玉器并非和田玉。和田玉开采难加上矿产渐少,导致其价格非常高,而作伪者出于对成本和加工难度的考虑,往往用青海玉、京白玉或俄罗斯玉作假。而这些玉要么缺乏硬度,连玻璃也划不动,要么缺少和田玉的温润感、油脂感。   “细观其工”是指仔细观察玉器的砣工。古代玉器都是通过砣机加上解玉砂对玉进行碾琢。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砣工特点,如石家河文化的减地阳线、殷商的双钩拟阳线、西周的一面坡阴线、汉代的游丝毛雕、唐宋的隐起纹及其绘画性的线刻、明代的粗犷砣工及清乾隆时期均匀的装饰性碾法都各具特色。另外古玉表面线条的断面大部分是V形或是半圆形的,而出现U形的多数为现代机器工。还有就是看线条槽口两侧边上是否有“爆刀发毛”现象,有的多数为现代机器工。(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吴宁/江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