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创新:“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专家发言摘要——朱小地

寻根·创新:“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专家发言摘要——朱小地

寻根·创新:“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专家发言摘要——朱小地

时间:2006-06-08 10:31:00 来源:

市场 >寻根·创新:“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专家发言摘要——朱小地

《建筑创作》2006年第5期 2006-06-08 09:11:57   朱小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今天,来自国内建筑界、文保界的著名专家和相关的各级领导与李庄镇村民聚集在著名的古建筑慧光寺前,隆重召开“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李庄启动仪式大会,它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部门系列宣传的第一次活动,这是建筑界与文保界专家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一次创举,也是“文化遗产日”在社会公众中推行的一个良好开端。   “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的主旨在于:重视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的研究,探索现代化发展的创新途径。   2006年2月8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本次活动不仅旨在从建筑学层面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中国营造学社停止工作60周年,更为了传承梁思成先生及中国营造学社所开创的严谨的建筑文化研究之风,为中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重新奠定思想与理论基础。为此,按照梁思成全集所提供的路线,采用李庄为起点,沿着当年梁思成西南(四川)考察的部分路线,感受当年梁思成一行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探索之路,从学术价值及社会普及的双重层面上唤起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全国各地完成了许多设计作品,特别是在首都北京长期以来服务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设计了大量的城市功能性建筑。近年来,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层面的竞争日趋频繁,国外优秀的设计公司抢滩国内设计市场的现实,给予我们很大的压力。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缺乏文化底蕴的竞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可以说最后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   为此我们倍感中国建筑之泰斗梁思成先生治学精神的伟大,他早已为我们指明了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也因此更加激励我们去探寻、研究和继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   北京建院以及所属的《建筑创作》杂志社,在文物保护专家的指导下,在国家文物局领导的关怀下,近期与四川省李庄人民政府编著了《图说李庄》一书,并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和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共同发起组织了这次“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借此表达我们积极回应国家首个“文化遗产日”,为中国建筑界和文保界贡献我们微薄之力。   *此文为朱小地在“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李庄启动仪式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