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拍卖成交走低 冷中有热亦可淘金

今年拍卖成交走低 冷中有热亦可淘金

今年拍卖成交走低 冷中有热亦可淘金

时间:2006-06-05 15:52:00 来源:

市场 >今年拍卖成交走低 冷中有热亦可淘金

朱从余 新闻晨报 2006-06-05 10:42:24   纵观已经举行了拍卖的上海国拍、北京瀚海和广东保利三家拍卖公司,不难发现,成交率普遍低于2006年初及2005年底,总成交额亦有明显减少。      拍卖遇冷成交锐减   上海国拍2006年春拍的中国书画第一专场的成交率为59%,较去年秋季79%的成交率下降了20%,总成交额亦减少了近900万元;油画,水彩画专场的成交率为73%,较去年底亦下降了18%。北京瀚海今年的中国近现代书画一专场的成交率为47%,成交额为986.81万元,较去年秋拍1558.04万元的成交额大为减少;古董珍玩今年的成交率为80%,成交额为464.84万元,而去年秋拍的成交额却高达1.6200亿元。广东保利今年中国当代书画的成交率为55%,较去年底69%的成交率下降了14%,成交额减少了近一半;油画,雕塑,水彩画专场的成交率为68%,去年底为84%。      供求失衡股市抽资   三地拍卖公司的低成交率和低成交额,说明买方市场对于艺术品市场的预期看淡,卖家出手谨慎。造成如此局面,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供求之间的矛盾,即供大于求;二是拍品的质量问题,即优秀拍品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赝品的满目充斥;三是股市的牛市抽离了艺术品市场中的部分资金。没有哪个市场是“只涨不跌”的,艺术品市场更是如此,全球艺术品市场至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了高峰之后,经过了10多年的调整进入到21世纪才开始“回暖”。   调整是正常的,关键是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和中介方如何寻找更好的市场导向。      冷中有热亦可淘金   低迷中亦有高潮。随着常玉的一幅油画在香港以2812万港元的天价拍出,一向不被人注意的“民国油画”开始显山露水。在5月28日香港佳士得首日春拍中,常玉上世纪40年代末创作的巨作《明黄瓷瓶中盛开的花朵》以2106.4万港元成交,当日春拍中仅油画部分就拍出了3亿元,朱德群、常玉、廖继春等海外华人油画家连创天价。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梁、常玉、陈澄波、张弦、关良、倪贻德、陈抱一、潘玉良、关紫兰等许多民国时期的油画家在当时都被排斥在正统和主流之外,现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这批画家和画作。   在尚待拍卖的拍卖公司中,上海泓盛追求顶级拍品,将推出的陈逸飞“海上旧梦”系列的代表作《玉堂春暖》,是内地所拍陈逸飞作品中尺幅最大者,纵169.5厘米,横242.5厘米,这件作品表现出唯美浪漫之陈氏古典风貌,拍卖估价为600万元至800万元。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油画、当代艺术的认知,香港佳士得喊价买中国油画的多了一批蓝眼睛的西方收藏家。相比去年主要是国内买家支撑的市场结构,这次西方买家的大举进入让内地拍卖行、收藏界人士感到惊喜。毕竟,新兴的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上还处于较低价位,海外资本的介入将会带动这一市场的发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