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行草泣鬼神

青藤行草泣鬼神

青藤行草泣鬼神

时间:2006-06-01 14:26:00 来源:

市场 >青藤行草泣鬼神

  步入明朝的书画,可说是仍以工丽秀逸的艺术风格为主流。“青藤白阳”那独标一格的大写意笔出现,给明代文人书画的定位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同时,又给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正统画派”以强烈的冲击。徐渭(青藤)可谓功不可没,也最具代表性。   此幅行草《咏墨词》轴,颇有感触,试小析。该作红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可谓先生的扛鼎之作(原作今藏苏州博物馆)。   该幅洋洋巨制的行草书,给人扑面而来的是止不住的山川瀑布;满而不乱的大气章法,乃集其胸中的浩翰笔墨,让人心醉而向往。先生看似如“天书”淋漓般的狂放之笔,乃是其臻达草法的最高境界。其渊厚的文字修养,内涵深邃的线条笔墨,使其在驾驭自然之法上,显得更加游刃有余。有的人认为他的书法是十足的“野狐禅”,破坏了“正流”书法的清规戒律,有违古人法度规矩。而殊不知这种神完气足,磅礴大气的神来之笔,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精伟奇作。   从书法内质的审美角度看,徐氏笔墨绝对是道脉正传的雅流之体。其对“魏晋六朝、唐宋元明”诸贤的翰墨笔法,可说是烂熟于胸。只不过,他的独特个性,使其不与人同,这就是徐渭。故有诗赞其书曰:“字林之侠客,八法之散圣”。是对其独特人品,书品的肯定。   徐氏由于不与人同的个性,以致于其性格近乎“怪异”。他不喜欢自己的思想行为受人约束,认为“一个有个性的艺术家,一旦精神上受人牵制,那他的思想及才艺就是死亡。”   由于人们认识论的浅薄,徐氏当时的书画并不被一些人所看重,故存世甚稀。今天我们能有幸欣赏到徐青藤这样一幅旷世杰作,应该说是眼福不浅的。(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姚悦)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