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清幽缥缈空灵
朦胧清幽缥缈空灵
朦胧清幽缥缈空灵
在中国美术史上,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开创的“米点山水”画风和技法,划时代地确立了文人画的审美视角和情感意境,从此文人画长盛数百年,迄今遗韵犹存。
米友仁(1086年至1165年),字元晖,是米芾之长子。官至工部侍郎,敷文阁学士,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盖子承父业,更以云山墨戏发展了“米点山水”,成为文人山水墨重要派别。米芾的绘画作品今天难觅其真迹,而米友仁的传世山水画则较多,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其《潇湘奇观图》等画卷。
《潇湘奇观图》,纸本,纵19.7厘米,横286厘米,此图完全运用水墨画出,不施任何色彩。画中峰峦连绵起伏,烟霭云雾出没于山坳间,层层的林木被笼罩在云霭之中,平坦浩渺的水面,蒸腾着雾气,山林间的村落房舍,缭绕着炊烟,一切是那样真实、生动,表现了江南洞庭湖一带山川平远,朦胧清幽、缥缈空灵的景色。
《潇湘奇观图》整个画面中没有明确的线条和笔触,墨与水相融,浑然一体,即以笔饱蘸水墨横落纸面,利用墨与水的相互渗透作用形成的模糊效果,以表现烟云弥漫、雨雾氵蒙氵蒙沉的江南山水。“米点山水”画风完全改变了自唐以来青绿山水以勾皴来表现树、石和山峰的画法。这一画法在当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它不但使中国画的笔墨有了新的突破,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形式和表现力,而且也在审美方面扩大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范围。
米友仁在画后题称,他熟悉潇湘奇观,而且发现在“晨晴晦雨间”山水奇观最富变化,“世人鲜复知此。”因此每当他登临佳境,总会将山水真趣画成悦目的长卷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