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骑压明代城墙危房 拯救600年古城墙
拆除骑压明代城墙危房 拯救600年古城墙
拆除骑压明代城墙危房 拯救600年古城墙
时间:2006-05-25 15:52:00 来源:
市场
>拆除骑压明代城墙危房 拯救600年古城墙
 |
近日,施工队正在明代古城墙坍塌处进行清理。
去年11月16日,本报曾经报道过越秀公园内一段明代古城墙,因为扛不住建在上面的小洋楼的压力而坍塌的消息。日前,政府有关部门出资30万元,对这段约6米长的坍塌明城墙进行加固修复。越秀公园表示,600年明代古城墙已经疲惫不堪,急需“减负”;而戴慧群等13位市人大代表此前也曾呼吁,早日将骑压在古城墙上的危房拆除。
明代城墙为省级文物单位
记者昨日在施工现场看到,在坍塌明代古城墙的正上方,建有一栋2层的古旧楼房,旁边还有一间厕所,也骑压在城墙的墙体上。在该房屋的不远处,还有几间带阁楼的平房与小洋楼。它们与紧靠着城墙外立面的小楼,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小的院落。它们分别是上世纪40年代和建国初期建的房子,目前都已经被确定为特级危房。
据介绍,越秀公园内的明代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1989年6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城墙从盘福路一直延伸到越秀山,共约1500米长。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城垣,目前仅剩下该公园内的这段城墙,它与镇海楼、五仙观后面的钟楼一起,成为目前仅存的明初广州三大地面古迹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从上世纪40年代起,在目前镇安路2号大院一带的明代古城墙上,建起了2栋西式的小洋楼。解放后,它作为无主房,属市国土房管局代管产,安排住人,并形成了混合结构三层、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的院落,由市房屋安全管理所负责管理。该房屋原拨给广东省物资集团公司作住宅使用,1999年7月8日,因房屋中部出现倒塌,该公司将房屋交回市国土房管局纳入了直管房管理。目前此地还有18户人家居住。2000年,市市政园林局、越秀公园经市规划局批准,领取到该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此地成为越秀公园的用地范围。2000年,政府拿出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越秀公园找专人测绘,证明这两幢小楼属特级危房。公园与房管部门交涉,希望能拆除这两幢危房。园方也向建设部门汇报了此事,但因为补偿金问题与房管部门无法达成一致,拆除危房一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骑压楼房拉裂古城墙
不仅如此,越秀公园方面认为,长期以来,骑压在明代城墙上的这座院落和楼房,还直接对城墙造成了很大的拉裂作用。在去年8月这段古城墙的坍塌中,当地居民认为是“连日阴雨造成坍塌”的说法,公园熊主任表示“不能赞同”,坍塌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上面的建筑物太多了,古城墙承受不了重压而造成的”。如果“说城墙是因为连日阴雨浸泡才塌陷的话,那么公园其他地段的古城墙为什么没有塌陷?”
无主特级危房压坏古城墙
去年,戴慧群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拆迁越秀公园内镇南路2号特级危房的议案》,建议拆除骑压在古城墙上的特级危房。市建委作出答复表示:“该房屋已接近年限,属特级危房和无主房,可按照程序对该住宅办理证据保存公证后拆除,但保留其用地红线,由市国土房管局委托越秀公园管理,待该住宅业主出现,再根据所保存的证据进行合理补偿。对于现在住户,由该住宅代管部门以收取租金形式从速进行安置。该项工作已经市领导批示,我委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将按照市领导的批示及形成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市国土房管局尽快开展危房住户的搬迁工作。”
根据越秀公园规划,镇南路2号所在地块作为公园绿地使用。在今后的绿化规划建设中,该公园将重点保护该处的广州明代古城墙,采用拆除建筑来减轻城墙负荷、修补城墙砖、加强排水及绿化等措施来加固城墙。该公园负责人表示,镇南路2号目前又再出现了新的不均匀沉降和裂缝,因此至今仍作为住宅继续使用非常不妥。从保护住户生命财产及周围公共安全角度出发,应尽快拆迁危房,才是消除安全隐患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