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代书画市场把脉

为古代书画市场把脉

为古代书画市场把脉

时间:2006-02-04 09:05:00 来源:《艺术市场》2006年第1期 易章

收藏 >为古代书画市场把脉

2005年的拍卖大戏在12月中旬落下了帷幕,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更多的变故。油画市场异军突起,吸引了买家的大部分目光;近现代书画的市场依然很火;瓷杂拍品的市场有所缩小;只有古代书画市场依旧不温不火地进行着。至12月中旬为止,据资料显示,内地成交价在百万元以上的古代书画共有543件,2005年有236件,占了近一半之多,这也表明,在2005年拍卖市场中古代书画仍没有让人们失望。   近几年来,在拍卖领域中,吴昌硕、陆俨少、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近现代大家的作品往往一路走高,而古代书画的份额却越来越少了!由于古代书画的作品越来越难征集,精品越来越少,只有少数的大拍卖公司推出了古代书画专场,一些较老的,成熟的拍卖公司已不再为古代书画设立专场,而与近现代书画放在一起设立专场。这样分散了买家,往往不能有一个高的成交率。但古代书画由于自身价值的存在,仍能在这样的专场中大放异彩,例如2005年华辰秋季拍卖会中,成交过百万元的中国书画有31件之多,而只有4件是古代书画,但也只有这4件古代书画的成交价达千万元以上。这也说明了,虽然书画上拍的件数少了,但古代书画仍是拍卖佳绩的创造者,在2005年的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中,一些古代名家精品所拍得的价位一点儿也不比近现代大家的作品逊色,国内有4个古代书画专场成交过亿,其中中贸圣佳春拍中的两个古代书画专场都过亿。   虽然近两年不断有古代书画作品创出天价,但古代书画市场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变故。      古代书画两极分化严重   在2005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精品越来越难征集,同时也越来越向中贸圣佳、中国嘉德等少数的大拍公司集中,其他的拍卖公司虽也有古代书画拍卖,但由于种种原因,成交率都不高。这说明随着拍卖市场的走势,拍品日益集中化,到最后只会有少数的几家大拍卖公司才能真正的拍出古代书画来。      古代书画回流占主流   在国内征集古代书画拍品,现已很难再征集到很多精品,许多拍卖公司很早就开始向海外开拓市场,寻找海外拍品;加上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更加繁荣,海外回流拍品日益增多,现已在古代书画拍品中占据主流位置。目前许多拍卖公司中的古代书画多是回流之物,有的拍卖公司回流拍品已占到古代书画专场的80%,甚至直接推出海外回流专场。      买家日益多样化   在2005年的艺术品市场中,艺术品拍卖异常火爆,这离不开各种买家的参与。现在参与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买家日益国际化,他们已开始参与国际上的中国艺术品拍卖,而在中国,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古代书画当然成为了各种买家关注的焦点。再加上目前在中国上拍的古代书画精品多为回流之物,国外买家可以自由竞买;这样众多国际买家的参与,提升了古代书画的整体价格。此外,古代书画的拍卖还有一个大买家,那就是中国最高级藏家——博物馆,博物馆的参与使原本竞争就很激烈的拍卖场更加激烈。如1995年秋,北京故宫博物院曾以1980万元的天价从北京翰海竞买回了北宋的《张先十咏图》,后又于2003年从中国嘉德以2200万元购得《隋人书出师颂卷》。这也说明了国家购买力的提高。      国际买家的影响力   买家的多样化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说是个好事,特别是国际买家的地位十分关键。一场拍卖的好坏,国际买家的参与十分关键,如在2005年荣宝秋季拍卖中,由于荣宝的预展、拍卖时间和香港佳士得的时间上有冲突,大部分有分量的国内、国际知名买家到香港参拍,而使其缺少买家导置最终成交不理想。      真伪和鉴赏依然是问题   在古代书画的收藏上,现在的藏家较以前增加了许多倍,然而古代遗留下来的书画有限,这就给书画作伪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某些拍卖公司为了增加古代书画拍品,就主动吸收假的作品进入拍卖。某些藏家又由于鉴赏不到位,就在不知情下买了这些假的古代书画作品,但也有一种人,他们是明知是假的仍然低价购进,为的是以后当真的上拍或者用来送礼,间接的当了帮凶。   在古代书画的鉴定上仍存在着一些老的问题,那就是古代书画鉴定谁说了算?而藏家因文化的断层,有时在鉴赏上存在着误差。这些在一定情况下也影响了古代书画的成交。      对著录的依赖性   在2005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会上,一大批古代书画作品创造了画家本人作品的最高价。如中贸圣佳拍卖中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手卷以2750万元拍出。综观2005年拍出的高价古代书画作品,大多都曾著录于《石渠宝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书籍。2005年中贸圣佳秋拍中,中国古代书画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23件拍品中被著录的就有21件之多。著录过的作品一为作品提高了知名度;二为买家购买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安全保证。买家乐意购买这些在知名的著录中著录过的拍品。      再次上拍作品仍占一定比例   在近两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中,许多成交过百万元的拍品都是老面孔,如2004年的古代书画拍卖中金昆的《大阅图》、刘贯道的《人物故事图册》、陆远的《岁朝喜庆图》等都是多次上拍,并且上拍的时间越来越短,价位越来越高。陈洪绶的《花鸟册页》更是在七年之内价格上涨了13倍。中贸圣佳的北宋李公麟《西园雅集》手卷,以2750万元成交,该作2002年曾在中贸圣佳以506万元拍出。而赵孟的《临禾契帖》手卷以935万元成交,该手卷1998年秋在中国嘉德以33万元成交,7年升值28倍多。这些古代书画在以前曾有过拍卖记录,很受买家喜欢。2002年以前的可能隔上十年、二十年才出来拍卖,现在呢,隔两三年就拿出来了,而且价格也在不断的刷新。      炒作的可能性降低   古代书画存世量有限,不会像近现代书画一样存在着某人、某机构大量的收购、收藏问题,因此更不会出现像近现代书画那样的大量炒作。而只会出现拍卖公司的宣传和前任藏家的炒作,但这与近现代书画的炒作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佚名作品日益被人关注   中国古代书画不同于其他书画品种,它不是每天都可以翻看的,因此投资中国古代书画,首先关注的并不是这幅作品是谁所画,而是这幅作品的绘画水平。所以也就出现了许多并不出名的作品拍出高价的情况。其中早在翰海2000春季拍卖中,首都博物馆曾以880万元拍得宋佚名的《梅花诗意图卷》。而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清朝官员张若霭的绘画《岁寒三友图》估价仅有60~80万港币,却在众多买家的竞争中以1244万港币成交,成为此次拍卖中的最大冷门。这也说明了,古代书画的买家日益成熟、冷静,知道什么是想要的,不再是只看名头。那些艺术水平高,能让藏家(而非鉴定专家)确定、买得放心的小名头的画作正在成为拍卖中的“黑马”。 低价位古代书画市场转向一级市场   由于古代书画进入大型拍卖公司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进入小拍又不能得到合理的价格,所以越来越多的藏家愿意通过古玩店这样的一级市场进行流通。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寻找下家出手,已成为多数藏家的重要手段,毕竟这种交易不需要交税而且安全可靠,没有炒作。   对于拍卖场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投资者应对古代书画家有个总体的把握,留意其市场价值的走向。要做到心中有数,提升个人的收藏鉴赏和投资能力。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